YM:吃了聖餐,聖靈就在裡面
YM主張「受洗之後,聖徒成為基督肢體,聖靈就住在聖徒裡頭」。5月19日
高雄場的《希伯來書》講座,YM再次藉機宣傳,他說:「當你吃聖餐,只有
耶穌在裡面,聖靈不在裡面,變成分開存在。我們已經全部撕裂了,可以耶穌
在裡面,但聖靈不在裡面」。
耶穌在裡面,聖靈不在裡面,變成分開存在。我們已經全部撕裂了,可以耶穌
在裡面,但聖靈不在裡面」。
領了聖餐就有聖靈「內住」,不必以說「方言」為明證?
YM引用的經文是約翰福音六56「吃我肉、喝我血的人常在我裡面,我也常在
他裡面」。如果「我也常在他裡面」是指「聖靈」的「內住」,則YM似乎就
可以主張,領了聖餐就有聖靈「內住」,不必以說「方言」為受聖靈的明證。
可以主張,領了聖餐就有聖靈「內住」,不必以說「方言」為受聖靈的明證。
若領了聖餐就有聖靈,為何還等候應許的聖靈?
但約六56所說的「我也常在他裡面」等於「受聖靈洗」後的「聖靈內住」嗎?
耶穌的意思真的是說,領了聖餐就有聖靈嗎?如果領了聖餐就有聖靈內住,使徒
都吃了耶穌親自主領的逾越節晚餐,吃了餅、喝了杯,為何耶穌還吩咐他們等
候所應許的聖靈呢?
候所應許的聖靈呢?
「主在裡面」等於「位格實體(聖靈)內住在裡面」嗎?
把「我也常在他裡面」直接等同「受聖靈」後的長期「內住」,是一種「望文生
義」的粗糙解經。這種解經,是把「在..裡面」,形象化的想像成「住在裡面」,
所以耶穌說「我也常在他裡面」就被解為「位格實體(聖靈)內住在人裡面」。
約翰的「在..裡面」是形容「特殊且親密的個人關係」
但如果全面觀察約翰福音「在..裡面」的經文,就知道這絕非約翰原意。「在..裡
面」是約翰的特殊詞彙,他用希臘文介系詞ἐν來表達一種「極親密的連結」,用
以形容一種「特殊且親密的個人關係」。
「主在裡面」與「主的話在裡面」可以互換
例如耶穌說:「我是葡萄樹,你們是枝子。常在我裡面的,我也常在他裡面,這人
就多結果子」(約十五5),在此,耶穌藉葡萄樹與枝子的關係,來形容他與門徒緊
密的關係。但約十五7馬上將「我」也常在他裡面,替換成「我的話」也常在裡
面。
「主在裡面」不是說「聖靈」的「內住」
因此,我們可以確認,「我也常在他裡面」說的根本不是「受聖靈」那種位格實
體的「內住」,而是透過遵守耶穌命令,與耶穌維繫的親密關係。所以約翰緊
接著在約十五10就說:你們「若遵守我的命令」,就「常在」我的愛裡。
體的「內住」,而是透過遵守耶穌命令,與耶穌維繫的親密關係。所以約翰緊
接著在約十五10就說:你們「若遵守我的命令」,就「常在」我的愛裡。
「互在」裡面的親密關係不等於聖靈自動「內住」
受洗後尚未受聖靈、說方言的同靈,依然是主這真葡萄樹的枝子,必須與主聯結、
多結果子、遵守主的命令,以「在主裡面」,也讓主「常在裡面」。但約翰所描
述的這種「互在」裡面的親密關係,並不等於那位格的實體:聖靈已「內住」
,不等於所有已受洗的人都「自動」有聖靈在他「裡面」。
述的這種「互在」裡面的親密關係,並不等於那位格的實體:聖靈已「內住」
,不等於所有已受洗的人都「自動」有聖靈在他「裡面」。
「互在」裡面的關係要透過遵命達成、保持
了解了約翰詞彙的獨特性,就不會和路加所說的「受(lambano)」聖靈,此一領
受位格實體澆灌,然後常期內住的經驗混淆。不論是否已「受」聖靈,我們都要
如約翰所說的,常「在主裡面」,也讓主「在我裡面」,這樣的關係只有透過遵命
、順服才能達成並保持。換言之,這關係可能「失去」,聖靈內住卻不是忽而有、
忽而無。
受位格實體澆灌,然後常期內住的經驗混淆。不論是否已「受」聖靈,我們都要
如約翰所說的,常「在主裡面」,也讓主「在我裡面」,這樣的關係只有透過遵命
、順服才能達成並保持。換言之,這關係可能「失去」,聖靈內住卻不是忽而有、
忽而無。
「受聖靈」與「與主互在」都是追求的目標
「受」聖靈後,倚靠「內住」聖靈的幫助,其實則更有助於「與主互在」這種親
密個人關係的建立。「受聖靈」與「與主互在」都是我們要追求的目標,而不是
以錯誤解經曲解「與主互在」就等於有了聖靈,如此才能真正透過「互在」與主密切
聯結,並透過「內住」的聖靈領受保惠師豐富的恩典!
密個人關係的建立。「受聖靈」與「與主互在」都是我們要追求的目標,而不是
以錯誤解經曲解「與主互在」就等於有了聖靈,如此才能真正透過「互在」與主密切
聯結,並透過「內住」的聖靈領受保惠師豐富的恩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