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7月30日 星期二

愛的攻勢無法擋!?談如何保守主羊不被歧出信仰「擄去」

「愛」是基督徒的「識別標記」
基督徒最重要的識別標記,因這是耶穌和門徒分離前的
命令:「我賜給你們一條新命令,乃是叫你們彼此相愛;我怎樣愛你
們,你們也要怎樣相愛。你們若有彼此相愛的心,眾人因此就認出
你們是我的門徒了(約十三34-35)

因信心軟弱對愛吝嗇、裹足不前
只是基督徒「起初」的愛心並不總能持守,或者如主所預言的,
「只因不法的事增多,許多人的愛心,才漸漸冷淡了」(太二四12)
,或者因信心軟弱,使不少人在愛的實踐上逐漸吝嗇、裹足不前

使徒教會也「忘了愛」
愛心冷淡的現象,不僅存在今日TJC使徒教會也是如此。約翰長
老再三提醒教會:「我們應當彼此相愛。這就是你們從起初所聽見的
命令」(約壹三11)、「看見弟兄窮乏,卻塞住憐恤的心,愛神的心怎
能存在他裡面呢?」(約壹三17),正是因為當時的教會已經「忘了
愛」。

真理「健全」的以弗所教會在「愛心」上依然欠缺
以弗所教會在堅守信仰、試驗出假使徒上得到肯定,但老約翰依然
痛責以弗所教會:「然而有一件事我要責備你,就是你把起初的愛心
離棄了(啟二4)。換言之,一個在真理上健全、在「愛神」上獲嘉
許的教會,依然可能在愛心上有所欠缺

保羅:「彼此相愛要常以為虧欠」,愛心要「增長、充足」
這也是保羅為何要提醒教會「凡事都不可虧欠人,惟有彼此相愛要
常以為虧欠(羅十三8)的原因。其實今日TJC不是沒有「愛」,只
是「不足」或有所「忽略」。所以,即使我們已經努力在實踐愛心,
仍當如保羅所說的:「願主叫你們彼此相愛的心,並愛眾人的心都能
增長、充足(帖前三12),時時祈求自己及教會的愛心能夠持續「
增長」。

「愛」有虧欠,教會就有「破口」,疏離感起因於對愛失望
當教會在「愛心」上有了虧欠,教會也就有了破口。沒有明顯
受到「被愛」、或過度把信仰建立在「人」身上的信徒,很可能因為
同靈欠缺關照、或一時「未本於愛的言行」而受傷、失望,進而對教
疏離,甚至對信仰起疑。

異端比老基督徒更擅長「表現」愛,填埔「愛」的缺口
此時若再有「外力」趁虛而入填補了「愛」的缺口,很少有「缺愛
」的信徒能夠抗拒這股「愛的攻勢」。近來港、台灣基督教界力抗「
東方閃電」,許多經驗分享的共通點都指出,東方閃電在外表的行為
上,比不冷不熱的「老基督徒」更懂得「表現」愛心與熱情,他們也
比教會更積極關心信徒在生活、家庭、經濟及感情上的「需要」

「愛的攻勢」讓需求未得滿足的信徒失去戒心、一攻即破
這種「愛的攻勢」如此凌厲,所以「愛的需求」未得滿足的信徒一旦
和東方閃電成員有所接觸,往往失去戒心、一攻即破,什麼信仰的堅
持都拋到腦後了。因為「被關心」、「被愛」是人最基本的需求,比起
遙遠的「得救」許諾,有什麼比得上眼前實際受惠的「溫暖」?又有
多少人能拒絕不請自來的貼心關懷、兩肋插刀?

只在頭腦上討論教義是「死路一條」
所以,有人睿智的指出,防範東方閃電等異端的「愛心」攻勢,只在
頭腦上討論教義是「死路一條」。除非我們能在「彼此相愛」的團契中
用「愛」緊緊繫住每個信徒,否則光是講台真理的教導,還不足以敵
各種「拉關係、交朋友、攀情誼、噓寒問暖、軟磨硬纏、雨中送傘、
簡訊傳愛、溫馨接送情」的「愛心」攻勢

不必全盤否定異端或歧出者可能有愛心的「外在表現」
對於異端或信仰歧出者的「愛心」的「外在表現」不必全盤否定,我和
摩門教、耶和華見證人、統一教都曾有所接觸,我不會去質疑他們「表
現」出的愛心、熱情及對其信仰上的執著。甚至和慈濟師兄姊互動過
人,也可以感受其「蘊於內、形於外」的知足、感恩、善解、包容、
氣、無私、互愛,即使其背後的實踐動力更多是出自「深信因果」、
「積善福報」的異教信念。

若靈命失喪,即使「物質、心理需要」皆得滿足又如何?
我們都需要「被愛」,若有人曾用愛填補我們的「物質」、「心理」需求
那種「愛」的滿足感,是讓人長久懷念的。只是,人還有「屬靈」的需
,異端或歧出信仰,即使有百分之九九和純正信仰相同,但那要命的
百分之一若和信仰核心有所出入害人靈命失喪,即使滿足了人今
一切物質、心理需要,值得嗎

主留下「觀果知樹」的判斷標準
因此,對所謂的「愛心」,永遠都不要只「跟著感覺走」。「觀果知樹
主留下的判別標準,耶穌說:「憑著他們的果子,就可以認出他們來
(16)。這「」不只是眼前別人「待你的好」,讓您感到的貼心,
而是所有「言行」的一致性

無證據卻恣意公然毀人名節、謀殺人格
若有人一方面看似待人熱情、和善,一方面卻放話要訴諸司法控告教會
一面大談誠實,但對自己主張明顯「實質」違背TJC信仰從不坦承
沒有絲毫「易持有為所有」的證據(刑法侵占罪構成要件),卻在網路公開
指控聯總工人「私挪公款」,壞人名節。近日更未提具體證據就抹黑,指
控「剛果教會被組織暗地出賣導致剛果同工大遭當地國安機構迫害」,又
說「可怕的是這一切的發生都指向同一幕後黨群的指使」。

粉絲褻瀆聖靈、公然侮辱、摧毀人格的離譜言詞
其粉絲無視「褻瀆聖靈」,竟說「我們有聖靈的TJC領導階層….難道昰
他們得到的聖靈來自於魔鬼的邪靈?嗚呼哀哉!」,又有粉絲說TJC
總會「七、八層大樓裡面有兩座邱壇」,還有粉絲人「精神性官能失
調症」、「如果..人格分裂症,就該就醫」,更有粉絲只因有人曾
質疑其偶像與真理不合,就在網路攻擊他人私德,企圖人格摧毀。其
他脫軌對教會工人羞辱、謾罵的言詞更是不勝枚舉。

出於真心或另有目的,被關懷者的窩心感受不必否定
我還是不會輕率否定這樣的人曾經有過的「噓寒問暖、溫馨接送,不遠
千里弔謁喪家、祝賀新婚」的「表現」。不論這些行為是出於真誠或為
拉攏人,我不會否定這真的給了人安慰、窩心的感覺

毀人名節的指控、攻詰,這樣的「果」出自什麼樣的「樹」?
但「觀果知樹」,這和「愛心」反差極大的一切言行,一點也不像基督
徒的「馨香之氣」。這樣無證據卻依然恣意毀人名節的「果」也不像純
正信仰所會結出的佳美良果。TJC若果真有如其指控那種「幕後指使」、
「出賣組織、導致剛果同工遭迫害」的惡劣同工,世界各國代表大會又
豈會默不作聲?

「虔敬」與「愛心」缺一不可,愛心更「務要持久」
彼得後書一章七節說「有了虔敬,又要加上愛弟兄的心;有了愛弟兄的心
,又要加上愛眾人的心」,希伯來書十三章一節更說:「你們務要常存弟
相愛的心」,呂振中譯本譯為「親如弟兄相愛務要持久」。

要防異端「愛」的攻勢,「愛的攻勢無法擋」也是防異端的最佳武器
我們不是沒有「虔敬」、沒有「真理」,也不是沒有完全沒有「愛心」,但
「相愛」要「親如弟兄」,且「務要持久」(來十三1,呂振中譯本),愛心
更要「常以為虧欠」(羅十三8)。「愛的攻勢無法擋」,是我們對異端或歧出
信仰應有的高度警覺,「愛的攻勢無法擋」也是我們對抗異端、保守主羊不
被「擄去」最強有力的武器

2013年7月28日 星期日

尼希米是平信徒或教會領袖?

「心得分享」的解經要求雖較寬,仍應忠於聖經
YM核心粉絲寫了篇〈尼希米的榜樣〉,主張尼希米是平凡的平
信徒,尼希米重建城牆不是等待神的吩咐,而是勇於付諸行動。此
一文章性質基本上是心得分享,不是教義探討,在解經精確
要求上可以不必太高。不過文中有些觀念所涉及的基本事實
,顯然和聖經有所出入。

尼希米重建城牆的宏願,沒有從神來的印證嗎?
原作者提到尼希米「沒有得到什麼神的啟示」、「這工,原沒有神
的吩咐」,作者想強調的或許是不要只是「等候」,只是「禱告」
。但尼希米重建城牆的宏願,真的沒有從神來的印證嗎

尼希米:神使我心裡要為耶路撒冷做什麼事
尼二12說「神使我心裡要為耶路撒冷做什麼事,我並沒有告訴人
」,這裡明白說,尼希米心中的計畫是出於神。尼二18「我告訴
我神施恩的手怎樣幫助我」,更是尼希米感受到神與他同工、
持他構想的親身經驗,尼希米豈是沒有神的印證之前就盲目行動?

把每一步都交在神的手中,連說話前都不忘默禱
從尼希米得知耶路撒冷景況後,他禁食禱告約四個月,當王因他愁
容滿面向他發問時,他還默禱後才說話(尼二4),結果是得到王的全
力支持。尼希米的每一步,都有縝密的思考,但也不是單憑自己的
慧、能力,而是把每一步都交在神的手中

雖非「宗教領袖」,卻是更具影響力的「政治領袖」
原作者把尼希米定位成「平信徒,所謂平信徒(laity),一般的定義
教會中沒有聖職、未被按立的信徒。其實,尼希米雖然不是先知、
司、文士這些「宗教領袖」,但他在波斯朝廷身居要職,他奉御令
回耶路撒冷興建城牆,他可以召集耶路撒冷的首領,峻工後並先後
次被派任猶大省長。尼希米是比彌迦先知所說「雅各的首領、以色
家的官長」(彌三1)更具影響力的「政治領袖」。

深深涉入宗教事務
且尼希米這位政治領袖,不是只關心「行政」、「民政」事務,他也
深深涉入宗教事務。雖然他不在聖殿服事,或直接教導律法,但城
峻工後,首度宣讀律法(尼八)的集會(主前444年秋)應是他所促成
重新立約發誓遵守律法(尼十)是由他帶頭。

對宗教事務的熱心比「全職事奉」者有過之無不及
發現有人和異族女子通婚,以斯拉是拔自己的頭髮(拉九3)尼希
米卻是斥責、咒詛、打人、拔下他們的頭髮(尼十三25)。他趕出
住在聖殿庫房的多比雅(尼十三8-9)並命人潔淨聖殿,有人干犯安息
日他加以斥責,並命人將城門關鎖(尼十三15-22)在宗教事務上
的熱心與涉入比所謂「全職事奉」者有過之而無不及

角色比較接近「帶職事奉」的長老、執事
若猶太人作為敬拜神的屬靈團體指向今日的教會,則尼希米的角色,
並不是未承擔領導責任的平信徒(laity)反而比較接近「帶職事奉」
長老、執事。他雖不是靠福音養生的「全職事奉」者,卻是積
承擔領導責任,努力維護教會信仰純正的教會領袖作為「典範」
,尼希米其實是非全職」教會領袖的榜樣,而不是被牧養關顧的
平信徒

不是站在宗教專職者的對立面
YM粉絲的文章並未談到尼希米與宗教領袖的關係,但刻意強調一個
人的平信徒身份,卻可能是暗示或被聯想成對宗教領袖或聖職人
員這些體制的不滿(YM就經常批評聖職人員,以挑撥信徒對聖職
人員的不信任感)。然而,尼希米作為非宗教專職人員,他卻不是站
在宗教專職者的對立面尼希米支持並參與作祭司的文士以斯拉公
開誦讀律法的活動(尼八9)

不是和全職事奉聖職人員脫節的個人英雄主義
當發現供職的利未人因無法維生回去種田,尼希米斥責百姓並要求他
們以什一奉獻確保聖殿服事人員生活能得到供應(尼十三10-13)
希米推動的宗教改革,不是和全職事奉之聖職人員脫節的個人英
雄主,而是重視祭司、利未人服事重要性,恢復聖殿崇拜與宗教
慶典,回歸摩西律法理想的改革。

「全民皆祭司」不是否定教會體制、領導的必要性
鼓勵平信徒要更加主動參與事奉,除禱告外應有行動都是好事,但
全民皆祭司」並不是否定教會體制、領導的必要性,教會的聖
職人員(不論全職或帶職)若未能達到聖經的標準,成為信徒的榜樣,
該思考的是如何根據聖經的原則提昇聖職人員的素質,而不是否
定神在使徒教會所設立的這些教會職務

今日聖職人員有誰敢拔人頭髮?
尼希米作為「在職事奉」的領袖,他堅持信仰的純正,他和好的
聖職人員合作無間,他要求百姓支持全職事奉人員的生計,他為
維護信仰不怕得罪人,試問今日聖職人員有誰敢拔人頭髮的?

尼希米的榜樣,是期許,也是自我期許!
平信徒並不是比聖職人員矮一階,但保羅也沒有說應該以平信徒為滿
足,他說「人若想要得監督的職分,就是羨慕善工」(提前三1)
是每個人都要追求成為聖職人員,但聖職人員應有的品德、護衛信
純正的熱心,卻是每個人都該努力的。尼希米的榜樣,是期許,
也是自我期許!

否定道成「肉身」且多此一舉的YM基督身體「剎那變化說」

沒有聖經根據、使徒們前所未聞、從未說過的「新發明」
YM否定基督是人,主張基督身體如天使形體「不朽壞」的主張遭多
方質疑後,近日他又提出新解釋:「主耶穌原本不朽壞的身體,因為
世人的罪全加在祂身上,所以這原本不朽壞的身體在承擔世人的罪之
後,剎那間,變成了必朽壞的」。令人遺憾的,這又是沒有聖經根據
使徒們前所未聞、從未說過的「新發明」。

基督是「肉身」受死,哪來「不朽壞的身體」可以「剎那間」變化?
聖經明言,基督是「道」成「肉身」,耶穌的身體是和兒女相同的血肉
之體(來二14),歌羅西書一22更強調基督是「肉身」受死哪來「不
朽壞的身體」可以「剎那間」變化?又有哪一節經文說基督在十架上,
身體突然起了變化?如此關乎贖罪意義的重大教義,使徒竟然從不知
道、從來不談?

彼得前書:擔當我們的罪就是在十架承擔我們罪帶來的懲罰
彼前二24說耶穌「被掛在木頭上,親身擔當了我們的罪」,彼得引用
的是賽五三412擔當」原文anapherō是「獻上」的意思,但同
一字在來九28被譯為「基督既然一次被獻,擔當(anapherō)了多人的
罪」,在此也是類似的意思,就是指承受結果,也就是承擔我們罪所帶
來的懲罰。所以呂振中譯為「他以自己的身體在木架上親自背上我們的
罪」,新漢語譯本譯為「他被掛在木頭上,以自己的身體親自擔當了我
們的罪」。

本來就是「肉身」,又何需「多此一舉」上了十架才突然「變化」
親「身」原文soma則是指人的身體,強調耶穌是實際忍受了「肉身」
的痛苦,以致於死,同樣是呼應西一22的「肉身」受死。這也是耶穌
以「肉身」來到世上的原因,為的就是能在十架代罪受死。本來就是
「肉身」,又何需「多此一舉」,在上了十架才突然「變化」。對使
徒來說,根本不存在耶穌身體「變化」的問題,所以新約聖經連
提都不提。

以賽亞書:眾人的罪孽、罪罰都歸到耶穌身上
彼得引用的以賽亞書也是類似的意思。賽五三4-5說「祂誠然擔當我
們的憂患,背負我們的痛苦」,賽五三6則說「耶和華使我們眾人的罪
孽都歸在祂身上」。賽五三6「罪孽」,原文有「罪惡」或「因罪招
致的刑罰」之意。所以呂振中譯本就譯為「永恆主卻使我們眾人的
孽罪罰都集歸在他身上」,把兩種意思都包括在內。

贖罪祭就是由羊流血替人承擔懲罰,重點在流血不是身體變化
擔當罪孽」的意思,在贖罪祭上表達的最清楚,利十六22「這羊
要擔當他們一切的罪孽」,說的就是由羊流血,替犯罪的人承擔犯罪
的懲罰與後果。重點在於「流血」,不是什麼「身體變化
所以利未記十六章贖罪祭的公山羊,其中一隻公羊宰殺後的「血」
要被帶入幔內彈在施恩座前(利十六15),為人贖罪。

送到曠野、被歸罪的「替罪羊」身體未變化
但因至聖所內彈血、贖罪的過程百姓看不見,所以有另一隻羊是
開在百姓前,由大祭司用兩手按在頭上,象徵把百姓的罪都歸
到羊的頭上(利十六20-21)。世人犯的罪被歸到公羊,這公羊的
「身體」也並未起變化,相反的,這公羊被送到曠野無人之地(
十六21-22),代表神從此不再紀念人的罪孽(賽四三25、耶三一34)

YM主張「耶穌身體不朽說」時從未想過「剎那變化」
事實上,YM當初提出耶穌不是人,其身體不朽壞、不會死的歧出理
論時,壓根沒想過耶穌「身體」變化這種說法,他是被人質疑
不朽壞」的身體若不「變化」如何「受死」之後,緊急把質疑者
的問題「借來用」、「增補」納入此一「新發明」。我們難道要
接受這種沒有聖經基礎,一開始就漏洞百出,無法自圓其說,只
好一路修修補補的歧出理論嗎?

「剎那變化說」難以決定變化時點,使「受難過程」更難解
把耶穌承擔世人的罪,說成是「身體」因承擔罪從「不朽壞」突然
變成「必朽壞」,不但沒有聖經根據,也使耶穌受難的過程更加難
,因為,根本無法合理決定一個身體「剎那變化」的時點

耶穌被打時若身體是不朽的,就是假受苦
請問,體承擔罪的「時點」,是在客西馬尼園逮捕時?在公會?
彼拉多前?還是在十字架上?耶穌在公會被吐唾沫、蒙臉、用拳頭
(可十四65),身體變了沒有?耶穌在衙門被兵丁戴荊棘冠冕、用
子打頭時(可十五16-19)時,身體變了沒?若此時仍是所謂「不朽」
的身體,這些苦難豈不都是一場騙局?

本來無一事、庸人自擾之,不取血肉之體,如何流血赦罪?
主張耶穌身體「不朽」,自始就是本來無一事、庸人自擾之。希伯來
書九章12節說,基督道成「肉身」,就是要取代「山羊和牛犢的血,
乃用自己的血,只一次進入聖所,成了永遠贖罪的事」,「若不流血,
罪就不得赦免」(來九22)基督若不取與兒女相同的「血肉之體」,
又如何流血呢?

假設性說法被借去當YM理論核心,卻不管有無聖經根據
質疑YM理論者提出「不朽壞」的身體若不「變化」如何「受死」
一問題,純粹只是為點出YM身體不朽說的嚴重自我矛盾詎料
YM竟以此假設性的提問拿來主張耶穌的身體在十架「剎那變
」,卻完全不考慮這種想法有沒有聖經的根據。

「道」成「肉身」的原因是因為神不能死,人才能死
耶穌之所以「道」成「肉身」,就是因為神不能死,人才能死
耶穌必須成為「人」,取了人的「肉身」才能以無罪的身份為人
受死、贖罪。YM卻否定耶穌是「人」,無法自圓其說下只好又新創
耶穌身體「剎那變化說」,但終究是毫無聖經根據的「新發明」。

回到原點,問題還是出在對《聖經》的態度
在關乎得救的「救贖論」、「基督論」可以如此輕率、可以不理會聖
經、不管使徒是否曾有這樣的說法嗎?回到原點,YM理論的問題
是出在對《聖經》是否「尊重」的「態度」問題,若不尊重聖
經,不根據聖經講論,所講的「新道理」又豈能引人到得救的正路,
但願大家深思。